跳到主要內容區
:::

2016/11/18─藝術評論專題校外教學:臺北市立美術館

舉辦日期:2016.11.18 14:00~17:00
舉辦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領隊教師:蔣伯欣 助理教授

 

 

       「藝術評論專題:美術館與當代性」在全球藝術的框架下,當代藝術已脫離傳統藝術史敘事的主軸,與國家藝術史或現代主義藝術史形成一特殊意義的參照座標,當代性被視為一種論述的虛構,在不同地區的美術館,面對更為迫切的問題情境。本課程即以近年來針對藝術史終結、前衛的重探、反思現代主義等課題,帶領同學重新思考今日藝術的樣態與潛質。本課程希冀透過學生對國內三大美術館的分析與評論來思考台灣當代藝術的面貌。
         適逢國際台北雙年展二十週年,因此在20年之際,臺北市立美術館特別策劃「朗誦/文件:台北雙年展1996-2014」,藉由文獻的建置、展示、藝術對談活動,重新憶起與凝視台北雙年展的進程,在轉身和迴返的姿態中,重新找到創造和解決問題的方位與視角。因此授課教師於11月18日帶領同學北上參訪,參加美術館以「重繪亞洲──台北雙年展1998」為題的講座。這個議題的出發點來自於近年來許多研究者、評論家大量地將目光聚焦於「亞洲」,促使亞洲各國自己也開始反思如何「觀看自我。因此邀請1998年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南條史生回到現場分享當年策劃台北雙年展的經驗和方法、亦從他於其他亞洲城市策劃多場關於「亞洲」主題的雙年展經驗中,與觀眾分享如何以「亞洲」作為策展主題的新趨勢以及「亞洲」的概念如何在不斷變動的環境中,蛻化出新的定義,藉由這些論述促進聽眾進一步思考策畫「亞洲」未來可能的開展方向,亦讓修習本學期藝術評論專題:美術館與當代性的同學們能更一步思考「亞洲」與「當代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與問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