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2016/06/02―認識臺灣傳統泥塑神像製作工藝

舉辦日期:2016/06/02 13:00-16:00
舉辦地點:圖資大樓 306教室
演講者:台南「西佛國」負責人、台灣妝佛藝術重要技術保存者  蔡天民、蔡友誠師傅
 
 
      講座由黃猷欽老師進行開場,將臺灣的泥塑神像藝術結合文化資產的概念作論述,讓大家對接下來的講座內容,有了想像也充滿期待。
      開場過後,主講者播放一段由臺南市文化局拍攝的泥塑神像藝術的紀錄片,從精彩的影片中得到了泥塑神像的製造過程。從一開始的「養土」,不同的水分、時間影響整個泥塑後來的成功與否,水分過少或過多,都可能造成神像裂掉或是產生缺陷,因此如何將胚土養得恰如其分,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再來就是形塑神像的過程,主要分成兩個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初步泥塑出神像的輪廓。第二部分,在泥塑的初型都已經完成後,接下來就要進行細節的修整,包括在泥塑的表層黏上黃毛紙,加強表面的堅硬度,用砂紙再去磨,使表面光滑。當整體都塑造大概完成到8成後,就可以進行神像的面容,或是小細節的修整,最後的一個步驟,就是上色,當上色完成後,泥塑神像的製作流程也差不多大功告成了。
      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特別提及木雕神像和泥塑神像的特性及利弊。蔡友誠老師說到現今的木頭因為禁伐的關係,數量上已經逐漸減少,尤其品質好、適合雕刻神像的木頭,又是少之又少,在價格上更是昂貴。因此目前的趨勢,逐漸以泥塑為主。泥塑和木雕的最大的差別在於,泥塑是將泥土逐一加上,是漸增的運用材料,木雕則是相反,它是將不要的木頭逐一刻掉,因此一失足則成千古恨,過度用力或是精神不好造成失誤,就必須重刻。
      透過本次的講座,增進了同學們對於神像藝術、妝佛藝術的了解,更棒的是,透過同學們的提問,老師們現場解答,能夠直接回應到平日生活中會遇到的民俗文化,它們的脈絡為何?怎麼發展?和我們自身的關聯為何?總結來說,本次的講座深化了我們對神像藝術發展的脈絡,更豐富了我們對民俗文化的認知與見解。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