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3-05/20─中國藝術史專題(二)石窟藝術移地教學:甘肅
舉辦日期:2017/05/13-20
舉辦地點:中國甘肅省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甘肅省考古所
領隊教師:潘亮文 副教授
行程第一天為移動日,搭機前往甘肅省後於蘭州市區休息。第二天一早前往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永靖縣,開鑿時間從北魏至明代,主要參觀洞窟為169窟,169窟價值在於窟內北壁西側有題記「西秦建弘元年」,即公元420年,使炳靈寺成為中國有正式記載最早的石窟。169窟內有眾多佛造像,可從作品中觀察風格差異及修復狀況,唯壁畫保存較不完整。另外,172窟的整體保存完整,泥塑佛像有北周風格,即身體各部位的連接較不有機。
第三天前往天水市,第三天下午及第四天上午參觀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年代橫跨北朝至明代,北朝造像數量最多,宋代及清代皆有大規模重修。石窟處在峭壁上,分為東崖及西崖。除了普通洞宻,亦參觀44、115、133等特窟。第44窟的主尊佛坐像面容慈祥,衣紋處理有西魏特色,即衣紋層疊,是麥積山石窟西魏時期最有代表性的造像。第115窟的規模小,重要性在於題記「大代景明三年九月十五日」,唯麥積山唯一有記年的洞窟。133則為少數大型洞窟,造像及造像碑豐富,最經典的10號造像碑敘述了釋迦世尊的重要世蹟。
行程的第五天,搭乘硬臥火車前往敦煌,一連兩天參訪了敦煌莫高窟,其所處於敦煌市區外,約三十分鐘車程的鳴沙山上,地形為呈南北走向的乾枯河床,也因特殊的地理性質,石質多為砂礫岩質,再敷以麥梗、泥土及礦物質等料材,也為莫高窟與其他重要石窟差異之一。
其中普通石窟148,盛唐的臥佛涅槃像,巨大的塑像裝飾明顯可窺見唐代的中國化趨勢,並在清代重新貼飾金箔、粉刷並在主像背後加72尊佛像,呈現石窟歷年來的變化,與其信仰、審美之更迭;並難得的參觀了45、220、254、275等特窟,了解石窟開鑿背後的歷程,塑像的材質多為木胎泥塑,主像與其他佛像的身分關係,壁畫上的經變故事,以及後世修建而更改的痕跡、手法等不勝枚舉。
參觀完敦煌莫高窟之後,我們晚間也去了旅館外的敦煌夜市,體驗當地的居民生活、飲食及購物,看見了從小於課本上所寫的絲路、河西走廊的景色,攤販多是販賣絲巾、絲及布質品,大量的乾果及水果,還有反映當地信仰回教,而少見豬肉,多為牛、羊肉相關麵食的飲食文化。
接著第七天搭著夜車回到蘭州市區,參觀兩個當地文物重要的展示與研究重地──甘肅省博物館與甘肅省考古所,因甘肅位處黃河上游,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蘊含著大量重要的古文明遺址及古文物,其中我們在此兩個機構看見,最為人知的就是彩陶,從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至之後陸續發現的遺址文物。另外亦有大量的青銅器、青銅馬車、以及在甘肅最常見的標誌作品銅奔馬雕塑等,都是具有一兩千年歷史以上的重要文物;除此之外亦有大量的佛教造像、金銀器、唐三彩、古化石等展示,其中除了以上歷史悠久的文物外
令人驚奇的是,中國的黨文化,延伸至藝術展示的過程,例如博物館其中一個特展,大量讚揚黨精神的攝影、書畫及彩畫作品,還有隨處可見的表揚黨員列表的旗幟,再再都使我們感受到政治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博物館展示之差異;以及在考古所的庫房所見的重要文物,並未被妥善地以適宜的溫溼度控管、穩當的硬體設施保護著,這也使我們開始省思,這是否反映著,一旦當文物的數量遠大於機構所能乘載,抑或隨國土民情,其地大物博的觀念,文物價值是否而有所改變了呢?
此次實地觀察踏訪,又加上導覽員精闢的講說,學習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僅以圖示或講述的方式所想像不到的作品實際的樣貌,包含因拍攝而有誤差的角度、色彩、尺寸等差異,及各洞窟的關聯性與其背後的歷史脈絡。對於石窟藝術的構成、發展及作品細節有更深入且完整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