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

潘亮文 教授

潘亮文 教授
潘亮文 教授

 

E-mail liangwen@tnnua.edu.tw
 
 
電話 (06)6932615
   
學歷 日本國立神戶大學文化學研究科文化構造專攻 文學博士
 
經歷

2020-迄今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
2010-2020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
1996-2010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副教授

研究領域 佛教藝術
日本美術
中日文化交流





 


 

 

著作

 

期刊及專書(含論文集)論文

 

2018 〈北朝時期的維摩詰經美術研究—以單體造像作品為中心〉,《佛光學報》新4卷,第2期,頁137-201。
2017
〈盧舍那佛像研究—以7世紀以前的中原地區發展為中心〉,《敦煌研究》2017第3期,頁39-59。
2015

〈敦煌石窟華嚴經變作品的再思考─以唐代為中心〉,《敦煌研究》2015年第5期,頁11-19。

2015 〈敦煌隋唐時期的維摩詰經變作品試析及其所反映的文化意義〉,《佛光學報》新1卷,第2期,頁535-583。
2014 〈華嚴圖像研究回顧─以殷光明先生研究成果為例〉,《華嚴學報》第8期,頁39-61。
2013 〈敦煌唐代的文殊菩薩圖像試析〉,《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頁86-102。
2013 〈日中文化交流の歴史価値の研究—十三、四世紀の僧侶画をめぐって〉,百橋明穂先生退職記念献呈論文集刊行委員会編,《美術史歴参 百橋明穂先生退職記念献呈論文集》,頁379-402,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
2011 〈有關雲岡石窟中所見本生、因緣故事之相關問題—以儒童本生、阿育王施土與羅睺羅因緣為主〉,《南藝學報》第2期,頁101-140。
2010 〈有關麥積山石窟交腳菩薩像與半跏思維菩薩像尊格問題的再思考〉,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編,《麥積山石窟研究》,頁110-127,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8 〈不空三藏與文殊菩薩信仰〉,《台灣宗教研究》第7卷第1期,頁1-28。
2006 〈法華經相關之美術作品研究—以敦煌地區初期至盛唐的發展為中心〉,敦煌研究院編,《2004年石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頁178-24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渡唐天神像作品出現的意義〉,《史評集刊》第2期,頁35-70。
2002 〈佛教美術品在十五、十六世紀的日本社會中的角色〉,《史評集刊》創刊號,頁157-177。
2000 〈試論敦煌觀音菩薩像之形成與發展〉,敦煌研究院編,《1994年敦煌學國際研討會文集 石窟藝術卷》,頁112-154,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
1999 《中國地藏菩薩像初探》,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學院。
1997 〈有關觀音像流傳的研究成果與課題〉,《藝術學》第18期,頁29-41。
1997 〈試論水月觀音圖〉,《藝術學》第17期,頁7-50。
1997 〈白衣觀音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佛教藝術》第231期(日本‧每日新聞社),頁105-137。
1996 〈水月觀音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下)〉,《佛教藝術》第225期(日本‧每日新聞社),頁15-39 。
1996 〈水月觀音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上)〉,《佛教藝術》第224期(日本‧每日新聞社),頁106-116 。
1994 〈東瀛所藏中國佛畫簡介—永保寺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圖〉,《藝術學》第11期,頁149-155。





 

會議論文

 

2016 〈北朝時期的維摩詰經美術研究—以單體造像作品為中心〉—第三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學院主辦,宜蘭。
2016 〈盧舍那佛像研究—以7世紀以前的中原地區發展為中心〉—2016敦煌論壇:交融與創新—紀念莫高窟創建16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敦煌研究院主辦,甘肅敦煌
2015 〈有關敦煌藝術中的吐蕃洞窟研究的思考—以榆林窟第25窟的一佛八大菩薩圖為中 心〉—遺存.記憶.啟示文化交流與信仰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主辦,臺南。
2015 〈北朝時期的維摩詰經美術研究─以北魏時期石窟作品為中心〉—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主辦,宜蘭。
2014 〈敦煌維摩詰經變所反映的文化意義─以隋唐作品為中心〉—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高雄佛光山、宜蘭。
2013 〈華嚴圖像研究回顧—以殷光明先生研究成果為例〉—第四屆華嚴國際學術研討會 藝術與義學,中華民國華嚴學會、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政大人文中心主辦,臺北。
2012 〈敦煌唐代的文殊菩薩圖像試析〉—敦煌 ‧ 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神戶大學大學院人文學研究科美術史學 ‧ 百橋研究室主辦,日本神戶。
2009 〈有關雲岡石窟中所見本生、因緣故事之相關問題—以儒童本生、阿育王施土與羅睺羅因緣為主〉—藝術 ‧ 禮儀 ‧ 宗教:物質文化與精神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暨藝術史學系主辦,臺南。
2009 〈十三、十四世紀的中日人物畫研究—以僧侶畫像為中心〉—文化中的歷史—傳承 ‧ 斷裂 ‧ 再生國際研討會,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主辦,臺北。
2005 〈雲岡第5、6窟圖像構成的思考〉—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山西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主辦,山西大同。
2004 〈不空三藏與文殊菩薩信仰〉—佛教藝術與思想-以密續與地域之發展為例研討會,台灣宗教學會 ‧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主辦,臺北。
2004 〈法華經相關之美術作品研究—以敦煌地區初期至盛唐的發展為中心〉—2004年石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敦煌研究院主辦,甘肅敦煌。
2003 〈淺析佛教藝術的研究方法:以麥積山石窟藝術的研究為例〉—藝術史與考古學方法整合研討會,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暨藝術史學系主辦,臺南。
2002 〈初期至唐代的敦煌文殊菩薩造像初探-以文殊變的內容為中心〉—宗教與藝術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主辦,臺北。
1998 〈敦煌的地藏菩薩像研究〉—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臺北。
1997 〈有關觀音像流傳的研究成果與課題〉—中國美術史研究之省思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主辦,臺北。
1994 〈試論敦煌觀音菩薩像之形成與發展〉—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敦煌研究院主辦,甘肅敦煌。





 

其他著作

 

2018 〈化身‧示現‧救苦難—略談三十三觀音〉,《遇見‧修練‧重現—臺灣宗教遺產保存修復特展》,頁96-99,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7 〈簡析敦煌莫高窟經變〉,《敦煌風華再現:續說石窟故事》,頁16-25,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7 〈中國佛教圖像的多重視線-以白衣觀音造像發展為例〉,《藝術觀點》,第31期,頁34-41。
2005 〈沙漠傳奇.藝術結晶:敦煌藝術大展〉,《典藏古美術》第151期,頁48-53。
2005 〈敦煌佛教藝術發展略述─以壁畫的內容為中心〉,《荒漠傳奇 璀燦再現-敦煌藝術大展》,頁28-38,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2004 〈佛教藝術研究之經緯與未來〉,《藝術觀點》第23期,頁37-39。
2000 〈「水月觀音與白衣觀音」造像在中國發展的概況〉,《故宮文物月刊》第18卷第8期,頁78-97。
1998 〈經典中的觀音菩薩像〉,《歷代雕塑珍藏—木刻造像篇》,頁23-27,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指導研究生論文

 

王妙音,2020,《探尋中國佛教藝術中的地獄形象──以宋代以前作品為中心》。
蔡允凡,2019,《中國柄香爐之研究──以五代以前的柄香爐為例》。
張啟之,2018,《龜茲石窟的天象圖研究- 以立佛、日天、月天、風神圖像為例》。
洪芷婷,2012,《北魏鞏縣石窟寺與龍門石窟關係研究—以造像題材、樣式為主》。
林欣蓉,2012,《南朝佛教造像論考─以益州與建康周邊地區為例》。
張雅荃,2011,《傳周昉《紈扇仕女圖》風格研究-兼論與「周昉風」仕女畫之關係》。
郭鳳妍,2011,《見微知著─從隋代莫高窟420窟菩薩瓔珞、耳飾看外來影響》。
徐心慧,2010,《尾形光琳植物繪研究(1658-1716)》。
林映萱,2010,《廣元石窟唐代造像研究》。
陳怡安,2010,《北響堂山石窟南洞的構成及信仰型態》。
蕭亦亨,2009,《敦煌之思益梵天所問經變研究》。
孫菩蔚,2009,《唐代成都地區密教造像研究-以千手觀音與毗沙門天為例》。
秦孝榮,2008,《龍門石窟北魏造像研究》。
蔡嘉珊,2008,《麥積山石窟北朝時期洞窟造像調查與研究-從北朝晚期「風格」論模式中心的形成問題》。
蘇文娟,2008,《北魏時期陜西河南單體石造像研究》。
馬羽嫻,2007,《陜西北朝單體石造像考》。
楊馥翠,2006,《唐代敦煌壁畫山水論析-以法華維摩詰觀無量壽經變為據》。
簡佩琦,2004,《敦煌報恩經變研究》。
林敬真,2004,《敦煌史蹟瑞像畫初探》。
黃廷維,2004,《敦煌早期壁畫中的神仙圖像研究》。
沈伯丞,2002,《熾盛光佛繪畫作品研究》。
陳維峰,2002,《北齊盧舍那佛造像圖像問題研究》。
簡鸝媯,2001,《北齊青州地區佛教石造像風格問題研究》。
蕭玉真,1999,《中國維摩造像的起源與開展---以隋唐敦煌維摩變壁畫為研究重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