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2017/05/12-05/20─藝術史和設計:希臘羅馬神話體驗系列

舉辦日期:2017/05/12-13、05/19-20 10:30~12:00, 13:00~17:00
舉辦地點:藝術史學系325-1教室、肢體律動教室
領隊教師:Zuse Meyer(德國藝術家)、于禮本 副教授

 

 

        本學期開設之「藝術史和設計課程——希臘羅馬神話體驗」,是承接上學年度相同課程所設計,與上年不同之處在於本次教學內容主要從古希臘羅馬藝術作品為發想,引導同學依據對古典作品的美學為啟發進行設計創作。此外,除了講座、繪畫設計外,此次還納入表演藝術,並於課程結束時進行成果發表,廣邀觀眾前來參與表演的一部分。
        在藝術講座的內容安排上,講師會先將藝術作品進行藝術脈絡上的說明,並進而轉為美學上的詮釋,增進學生對藝術創作表現上的感知能力,並將上午的所學發揮於下午的設計課程中。第一週的設計課程邀請熱心的同學擔任人體模特兒,以動態的姿勢與變換的肢體動作引導學生畫出如古希臘羅馬雕塑般的肢體線條,並藉由擺脫慣用手的方式改變以往習慣的創作模式。在表演練習的部分,主要練習表演的前兩部分,分別為透過單手手軸於空中比劃出自己的名字,透過身體移動搭配音樂的律動成為獨一無二的舞蹈,第二部分為練習生動地向觀眾介紹自己於森林中所扮演的角色,如同希臘神話的諸神一般,各司其職,並為環境帶來獨特的貢獻。第二週除了接續上週的設計課程,持續練習對藝術的觀察與感受力,並練習如何擺脫輪廓的使用,如同威尼斯畫派的技法一般,使用鮮明的色彩進行繪畫。此外,也開始製作諸神各自的表演面具。最後兩部分的表演,靈感來自於畢納包許的舞蹈創作,學生排成一列圍成一圈,按著音樂的節奏同時繞圈與擺出意味著:獲得、珍惜、慷慨分享、擁抱自己等概念的肢體語言,最後以化身為蝴蝶,以模仿蝴蝶飛舞的手勢與觀眾同樂,如同樂觀面對自己的未來般作為表演的尾聲。

 

  

 

  
 

      

 

瀏覽數: